终于逃离朋友圈了,然后去哪?(1)

这原本是一篇书评,源于最近读完的《阅后即焚(Snapchat传)》。正好两年前和朋友深度玩了一个月的snapchat,一直有篇躺在草稿里的《为什么说 snapchat 是世界上最懂年轻人的社交软件》,那就顺便一起写了吧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五月老朋友来上海出差,一起去仙霞路上的拉面店吃晚饭。不知道聊到了什么,在被芥末章鱼呛出一眼泪水的间隙,我托着腮翻起对方的朋友圈 -- 平时买最前沿的科技产品、偶尔打打新出的主机游戏(elite 的克制);周末去北京周边滑雪、节假日去三亚玩冲浪(要用 go pro 录制视频);去国外旅行从不九宫格,一张构图精美的照片正正好(营造出稀疏平常的日常感);极少转发公众号,如果有内容也是自由主义和民主化浪潮(年轻中产的政治正确)......

我一边翻一边吐槽:您的朋友圈也太 middle-class alblum 了。
-- 我就是故意发这些东西的呀。毕竟社交软件上加的人,加了微信后第一时间就是翻朋友圈。
追问:但是这两年的朋友圈都没一张正脸照片诶。
-- 故意不放的,用朋友圈内容引起对方的好奇心。这个时候对方肯定会去找脸的照片,发现一无所获后,就很容易发起线下见面啦。

”切,真是心机boy。” 我啧啧埋汰了一番,然后翻个白眼,埋头继续吃着拉面。

想起之前看的《景观社会》,德波对景观的解释为: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、景象,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、有意识的的表演和作秀。

说的简单点,就是在朋友圈发布美食时,并不是为了记录美食而是为了炫耀昂贵餐厅;周末去美术馆看展时,不是为了欣赏作品而是为了发布动态、展示某种“文化资本”。

《snapchat传》里,就有提到说:「首次注册脸书账户时,一切都很新奇。所有的朋友都在上面,他们可以分享有趣的事情、搞怪的照片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日复一日的帖子就会成为人物画像,也就是所谓的“个人品牌”。要维护一个多年建立起来的个人品牌,要维护自己在同辈人中的“酷形象”、在父母和同事眼中的“好形象”,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。而且,对未来的朋友和同事来说,他们喜欢的可能是另外一个你。」

朋友圈“景观式”的展现会有什么问题呢?

1)对于发布者来说,即使发动态的目的是打造个人品牌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、个人的成长,内容画风也是动态变化的(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人看以前发的东西是“黑历史”,觉得自己“很傻x”);

2)对于内容消费者来说,只要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,很容易就戳穿这层浮在景观表面上虚假的泡沫,继而产生腻烦和厌倦(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说朋友圈“没营养”、“关闭朋友圈”)。

景观并非一个图像集合,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,通过图像的中介而建立的关系。景观会扼杀人的主体性,断裂人与本质之间的连接,让人们成为这个世界、他人乃至于自己的旁观者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下一篇聊聊为什么是snapchat。

关于朋友圈(1)